北京地铁32号线最新消息(北京地铁32号线规划图)
北京地铁所有线路 西直门、车公庄、阜成门、复兴门、长椿街、宣武门、和平门、前门、崇文门、北京站、建国门、朝阳门、东四十条、东直门、...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1、自唐高宗起,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,历时达240余年。大明宫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,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。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(634年),占地面积约2平方千米,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,前朝以朝会为主,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。
2、[编辑本段]大明宫历史 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(634年),名永安宫,是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而修建的夏宫,也就是避暑用的宫殿,而宫殿还未建成,太上皇李渊就在第二年的五月病死于大安宫,夏宫的营建工程也就此停工。遂于贞观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宫。大明宫再次大规模营建是在高宗龙朔时期。
3、大明宫第一大殿含元殿,比故宫天安门还要高大。自唐高宗起,唐朝历代帝王大都在大明宫居住、处理朝政,曾经是中国220年的政治、文化中心,唐代很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。 建筑影响 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经历了“多宫制一双宫制——单一宫城制”的发展演变。
4、天佑元年(904年),朱全忠下令彻底废毁长安城,此为对大明宫的第三次焚毁。这一次给已经破败不堪的大明宫致命一击,除一些体积较大、搬不动的砖石类建筑物以外,其余荡然无存。至宋代,大明宫的晚唐遗物要么被当地官府征为他用,要么被附近居民拆走作为建筑房屋的材料,所剩无几。
5、大明宫 贞观八年(634年)十月,新宫建设开始。起初取名为“永安宫”,意求太上皇李渊长永安泰。贞观九年(635年)正月,新宫更名为大明宫。贞观九年(635年)五月,年界七旬的唐高祖李渊驾崩于长安大安宫寝殿内,大明宫建设随即中止。
本站非盈利性质,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。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:83115484#qq.com,#换成@就是邮箱